发布时间:2025-09-29 浏览: 次
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2组男子花剑个人赛中,一位来自江苏的小选手吸引了全场目光,年仅11岁的姜鑫瑞以犀利的进攻和沉稳的防守,一路过关斩将,最终摘得银牌,赛后,这位戴着护面时眼神专注、脱下头盔后笑容腼腆的少年分享了他的心得:“每场比赛都让我更加自信,而站在剑道上,你只能靠自己。”
击剑被称为“格斗中的芭蕾”,在这项运动中,选手们需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,在长14米、宽1.5米的剑道上独自作战,姜鑫瑞从7岁开始接触这项运动,至今已有四年光景。
“最初是因为看了奥运会击剑比赛,觉得运动员们很帅,”姜鑫瑞回忆道,“但真正练习后才发现,这项运动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。”
每周六天,每天三小时的训练,让这个年幼的孩子早已习惯了与其他同龄人不同的生活节奏,放学后的娱乐时间,他大多在剑馆中度过,反复练习步伐、攻击和防守动作。
“有时候也会觉得累,想和朋友一起去玩,”姜鑫瑞诚实地说,“但当我站在剑道上,与对手敬礼的那一刻,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。”
本次全国锦标赛是姜鑫瑞参加过的最高级别赛事,在小组循环赛中,他以五胜一负的成绩晋级淘汰赛,随后连续击败了多名种子选手,闯入决赛。
“最艰难的是八进四的那场比赛,”姜鑫瑞描述道,“第三局开始时,我以7比10落后,差点就要输了。”关键时刻,他请求了暂停,独自走到剑道末端,深呼吸了几次。
“我没有看教练,也没有看观众,只是闭上眼睛,告诉自己冷静下来。”回到比赛后,姜鑫瑞连得5分,最终以15比12逆转取胜。
“击剑比赛中,教练只能在局间休息时给予指导,一旦比赛开始,所有决定都需要自己做出,”姜鑫瑞解释道,“场上只能靠自己,这是击剑教给我最重要的一课。”
姜鑫瑞的教练李俊宏表示:“姜鑫瑞的成功并非偶然,他有着超乎年龄的专注力和心理素质,这使他能够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。”
李教练补充说:“击剑是一项心理博弈大于体力较量的运动,选手需要在百分之几秒内做出决策,同时还要解读对手的意图和策略,姜鑫瑞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天赋。”
当被问及如何应对比赛压力时,姜鑫瑞分享了他的方法:“每次比赛前,我都会想象自己成功得分的情景,我相信,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,它来自于充分的准备和一次又一次的经历。”
姜鑫瑞的母亲告诉记者,击剑不仅让儿子变得更强壮,还显著提升了他的学习能力和专注度。“这项运动要求孩子们同时运用身体和大脑,培养了鑫瑞的责任感和独立性,我们看到他在场上场下都越来越自信。”
近年来,击剑运动在中国青少年中日益流行,据中国击剑协会统计,2025年注册的青少年击剑运动员人数较五年前增加了三倍多,这项曾经相对小众的运动,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面孔。
专家认为,击剑运动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决策能力、抗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,这些都是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。
“像姜鑫瑞这样的孩子展示了体育教育的价值,”北京体育大学王教授评论道,“在单人项目中,运动员需要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判断,这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感。”
尽管已经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佳绩,姜鑫瑞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未来。“我的梦想是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,”他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,“我知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需要更多努力和比赛经验。”
姜鑫瑞将备战亚洲青少年击剑锦标赛,他明白,未来的对手会更强,比赛会更艰难,但他已经准备好了。
“每场比赛都是一次学习机会,无论输赢,都会让我变得更好。”姜鑫瑞说这话时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
这个手持花剑,在剑道上独自奋战的少年,正用他的行动诠释着:真正的自信,源于知道只能依靠自己时,依然有能力战胜挑战,在未来的日子里,无论剑道还是人生,这种自信都将指引他向前迈进。
搜索